查看原文
其他

我国牧业养殖版块的多样化:存量整合、种养一体化……原奶价格劣势提升,养殖业现代化转型是必然

旭会 乳业财经 2020-09-20

撰文:旭会

监审:范慧新



我国大型牧业的养殖模式在不断探索中进一步多样化,比如中鼎牧业的存量整合、现代牧业的种养加一体化、零距离2小时等等。



但建设牧场投入大、成本高、回报期长,这些原因均导致牧业公司生存难度极大。



而我国现在的养殖规模与模式也有不同弊端的存在。




国内大型牧业养殖模式探索




早前,我国奶牛养殖模式主要是散养、养殖小区和牧场,其中散养奶牛存栏量一度超过 60%。但自2007年以来,由于饲料、人工价格上涨,国家政策支持等情况的影响,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



根据《中国奶业统计资料2012》显示,养殖规模在100头以上的情况,无论是养殖户数还是存栏量,均表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另观我国大型牧业养殖模式中较有特色的两家代表中鼎牧业与现代牧业。



与很多养殖企业不同,中鼎牧业不是通过新建牧场进行“增量提升”,而是把更多目光聚焦在现存的中小牧场,进行“存量整合”



然而奶牛存栏量占全国70%的中小牧场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组织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低、养殖效益低等等。



为了和养殖户一起养好牛,提供放心的牛奶,中鼎牧业与养殖户签订承包托管、技术托管、股权合作等不同方式的10年以上合约,通过输出技术、管理和资源优势,实行统一管理,实现利益共享和产业转型。



对于托管的小区和中小型牧场,中鼎牧业统一派遣管理人员,对牧场日常运营进行实际上的管控,实行采购供应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技术研发统一、疫病防疫体系统一、资金配置统一、销售统一的“六统一”管理模式,提升奶源基地的专业化程度和标准化建设。



现代牧业的运营模式是“种养加一体化、零距离2小时”,即“牧场在草场里、工厂在牧场里,牛奶从挤出到加工2小时完成”,保留了牛奶中最为珍贵的活性营养物质。



截止到目前,现代牧业在国内共拥有14个大型的奶牛养殖牧场,其中,在安徽有3家牧场,山东有2家牧场,河北有3家牧场,内蒙古2家,黑龙江2家,四川与陕西各一家。养殖的奶牛总数达到了23万头,年产原奶130万吨。



现代牧业的奶牛养殖牧场覆盖了7个省,而每个牧场均拥有超过1万头的奶牛,每天消耗的牧草数量也非常大,而有些区域实际上牧草并不足以供应如此多的奶牛。



因此,现代牧业除了从其余各地运输牧草之外,也开创了“种养一体化”的养殖模式,在牧草里通过自己种植牧草来供应奶牛的消耗。把现代化的加工厂建在规模化的牧场里,不仅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还实现了全产业链、各环节无缝链接,生产过程全面监管。



还有君乐宝旗帜推行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实现了生鲜乳奶源零运输、零中转,通过一根低温洁净管道将新鲜生乳在2小时内输送至加工环节;圣牧在沙漠腹地建成封闭循环的有机生态圈,在沙漠中间建牧场,方圆百里无工业、无污染,几十公里的沙丘又形成天然隔离带,让有机生产成为可能。这些多样化的养殖模式代表的是我国牧业企业多年来不断探索的结果。




牧业行业发展痛点




资料显示,发展牧业一直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源头饲料问题,二是有效抵御疫病,三是解决粪便造成的面源污染。



同时建设牧场投入大、成本高、回报期长,风险大,因建设养殖场从买牛种、建设牧场选址、牧草种植到规模上量以及行业产能过剩以及后期牧场粪污对环境的污染处理等等都需要长时间培育、重金操作。



和新西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奶农合作社模式不同,国内牧场主要通过自建、合作和家庭牧场进行集约式管理,大部分苜蓿草也要高价从国外进口,像现代牧业的“万头牧场”大规模养殖的成本高,国内奶源成本高于国际,牧场生存难度极大。



据资深乳业分析师宋亮介绍,2004年以前中国原奶价格总体低于国际平均,2008年前与国际水平相当。当时小农养殖的产业组织模式具备较明显的经济性,饲料自给能力强且价格偏低,人力成本忽略不计。因此,过去中国原奶是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实力的,但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落后,养殖加工利益矛盾突出,随着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传统小农养殖体系完全被瓦解,并由此开启中国奶牛养殖转型之路。



宋亮认为国内原奶价格劣势是阶段性的,它是中国养殖业现代化转型必然经历的过程。



过去原奶价格走势周期性较强,一般为3-4年一周期。由于供给增加需要时间,幼牛出生到产奶通常需要2年以上的时间,考虑新建牧场和配套设施,需要24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这是原奶周期最大的来源。



与此同时大规模养殖的成本高,却不能为企业提供成本更低的优质奶源,导致自2016年起牧业公司相继亏损,包括中国圣牧、现代牧业、西部牧业等。




养殖模式如何复苏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一号文件中就奶业振兴提出了相关要求,“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升级改造中小奶牛养殖场,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提升行动”。



根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100头以上的规模化牧场占总存栏的55%,随着育种和饲料等方面的不断改进,目前国内规模化牧场的原奶质量和效率都大幅提升,其中规模化牧场奶牛单产大多已经超过7吨,优秀的可达9-10吨,仅现代牧业2018年上半年达到10.3吨。



反观我国牧业的养殖规模与模式目前还存在哪些弊端,需要改进才能使行业复苏?



宋亮认为一是此前家庭牧场、专业合作社等产业组织模式发展滞后,养殖积极性严重挫伤,奶源供应不能稳定。



产业组织模式现代化发展,有助于提高养殖户市场地位,增强博弈加工企业能力,有助于提升养殖积极性,从而为实现与加工形成专业分工、合作互补,利益分享、风险分担一体化发展的合作模式奠定基础。



二是转型发展带来的产业链“系统性”成本高,主要表现配套的饲料、防疫、挤奶、配种、运输等没有形成很好规模,布局结构不合理,防疫体系分散不统一,没有与养殖同步发展。



三是规模化发展方向偏差。万头以上大规模养殖,因为饲料供应半径过大,集中饲养带来防疫、粪污处理等问题,是典型高投入高产出,而大规模牧场高奶价成为国内原奶价格整体上涨的原因之一。



上述问题是养殖业现代化发展必然经历的。宋亮认为,尽管受到土地、水等资源瓶颈限制,但顺利实现产业转型并建立起以适度规模化、集约化为主的中国奶牛养殖,原奶价格未来在国际上必然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乳业财经》




往期回顾


“政府发文要求清理拖欠奶款”

科迪乳业被点名批评,给业内敲响警钟,这一通知能否落地实施,帮助奶农恢复养殖信心?


“奶源争夺战不断”

中牧集团与富源牧业签约战略合作框架,而富源是蒙牛旗下牧业公司,拥有14座牧场,占据6大黄金奶源。可见这一举措进一步推进了奶源争夺战的进程……


从“草原牛”到“世界牛”

在成立20周年之际,蒙牛创建“中国乳业产业园”,助力呼和浩特乳业收入突破5千亿。其股票被各种机构评为“买入”,20年,蒙牛已实现从“草原牛”到“世界牛”的布局。


“o2o成乳企供应链新变革”

低温鲜奶成乳制品行业最大黑马,天猫有意进军低温乳品供应链,而每日优鲜凭借自身冷链配送优势,已与乳企亲近多年……


乳财传媒出品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xiangjunzhao88


信息拥挤时代,每次阅读都是珍贵选择


© THE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